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内容

多地“抢跑”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发布日期:2016-09-12      来源: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号:〖

    作为《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之首,“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得到了各地政府的积极响应。截至8月31日,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一线城市都确定了各自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目标。四川、江苏、广东、湖南、湖北、浙江、陕西、河南、河北、江西、贵州、辽宁等12个省份也开始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申报和准备工作。

    我省是最早实施创新试点的地区之一。去年底,《关于开展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第一批)试点的通知》正式发布。《通知》明确,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获得创新中心试点资质的单位将获得政府每年给予的相关资助。

    大部分省份在近期启动了试点工作。8月,四川省经信委启动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工作,创新中心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与燃机产业、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重点领域开展。四川省经信委创新处负责人认为,省机械研究院已经着手机器人制造创新中心的筹备工作,四川有望率先机器人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

    浙江省8月发布《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建设任务的,予以最高3000万元支持。研究制订支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优惠政策。推进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支持企业牵头制订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江西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试点的通知》也在8月发布。《通知》明确,对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研发仪器、设备设施等,按实际投资额的20%予以后补助,每个创新中心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专家认为,在制造业低迷的大环境下,各地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既是完善创新体系的需要,也是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调结构离不开政府规划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以深圳和东莞为例,东莞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但是创新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容易“沦陷”。相比之下,深圳近年来就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同一个地区为什么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这说明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务网站导航
国家发展改革委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常州市人民政府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3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