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快速成长
发布日期:2011-04-14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中央到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均被列为规划的重点。为高效、有序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有必要从资金投入、人才储备、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和出口促进等多个方面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的产业发展体系,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   

  完善的资金投入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首要保障。新兴产业的涉及面极广,而且从投资到见效的时间跨度大,在技术研发、产业化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需要反复进行创新尝试,其培育和发展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需要大量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得到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设立专项资金,但是这部分资金只能起到引导性作用,不能包办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所以还要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要引入风险资本,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服务,使国内外包括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进入。   

  良好的人才储备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对知识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存在着强烈的人才资源依赖性,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而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储备远远不够,特别是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此,教育部决定从2011年起高校招生将新增140个专业,全部为国家确定的与新兴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   

  人才储备体系建设首先要发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作用,从不同学历阶段,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增加急需的专业学位类别;其次,要利用职业培训、在职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式和培养手段,优化人才结构;再有,应通过建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和高端人才、项目奖励基金,支持海外留学人才和高端科技人才归国,帮助他们打造创新团队,为创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强大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前提。发展新兴产业需要技术开路。目前,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有一部分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但很大一部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一些关键部件和核心工艺技术均依赖进口。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科技的优势地位,在新兴产业领域采取了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使得我国企业可能被长期束缚在产业链的低端环节。   要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就要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优势互补,特别是要鼓励中小企业创新,为其提供研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承接发达国家的研发产业转移,鼓励跨国科技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国际创新成果;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简化知识产权审批程序,倡导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侵权赔偿的额度,完善相关的法律保护制度。   

  顺畅的产业培育体系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各类技术创新主体通过研发获取的技术不能束之高阁,而应迅速转化成产品、产业,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目前,我国新兴产业的有些技术起点并不低,但产业化出现困难,有可能造成站在技术的领跑线上、却输在产业化起点上的窘况。事实上,只有在产业化方面取得成功,才意味着企业真正取得了成功。   

  强化产业培育体系,一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为新兴产业的承载体和辐射源,推动基地成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先行区,使国家高新区成为核心载体;二要发挥孵化器的“源头”作用,通过创业培训、辅导和技术支撑、市场服务等活动,促进技术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支持和鼓励企业创造适合国情、符合新兴技术发展规律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组织模式;三要推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集中度高的产业集群,发挥联动效应,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

  稳健的出口促进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部分新兴产业产品出口已初具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快速增长但同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针对以上情形,要建立完善的出口促进体系,对产业基础扎实、出口势头良好的重点企业,要优先制定行业出口战略和海外市场开发战略,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口;要依托会展、电子商务、境内外贸易中心等平台建设,丰富对外援助、对外工程承包等有效方式,采用政策性金融机构优惠贷款、信用保险等有效手段;健全贸易风险管理和出口信用等评级选定制度,规范外贸经营企业的市场行为,建立有序高效的竞争格局,避免恶性竞争,同时结合产业发展特点,确定一批重点领域,选择一批重点国家,科学引导和规划在全球的布局。(作者,赵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  

 

主办单位: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24-25层

电话:0519-85681078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3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