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货币政策继续紧缩 通胀压力不容小视
发布日期:2011-07-14

  温家宝总理近期在英国访问时对我国经济的表述传递出诸多信息,包括货币和信贷供应恢复到正常水平;我国能够遏制通胀;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在4%以下有困难,但控制在5%以下是可能做到的。
  对此,中国证券报认为,当前我国通胀压力不容小视,全年CPI涨幅可能在4.5%-5.0%之间。但物价上涨基础正在发生变化,本轮CPI涨幅顶部可能在6月或7月出现。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货币政策不会很快放松,但进一步紧缩的空间已收窄。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组合面临调整的可能性会加大。比如,财政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强调。
  当前,通胀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更是全球多个经济体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宽松政策后出现的世界性问题。3月以来,我国CPI月度涨幅已连续3个月位于5%的上方,6月甚至可能超过6%。
  值得注意的是,物价稳定的几个重要条件正在逐步显现。首先,由于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正在改变。当前我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回落至15%左右,微观经济主体甚至已感受到从紧压力,这自然有助于缓解需求型通胀。其次,输入性通胀局面得到一定改善。由于欧美经济复苏势头慢于预期,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保持震荡整理态势,我国工业品购进价格涨幅出现一定回落。最后,在强有力的调控之下,大中城市房价涨幅正在逐步收敛。这尽管不直接拉低CPI,但有助于房租价格及居民通胀预期的稳定。
  当然,我国物价调控也出现了一些不利情况,最突出的就是猪肉价格上涨。猪肉在CPI构成中占比较大,对物价拉动作用比前期价格上涨的蔬菜更为明显。目前国内生猪价格已逼近历史高点,猪肉价格涨幅与前者相比仍然偏低。这意味着未来猪肉价格将面临一定的“补涨”,涨幅可能达到10%左右,拉动CPI上行0.3-0.5个百分点。
  本轮物价上涨成因较为复杂,既有需求拉动因素,又有劳动力等供给成本上升影响,既有全球通胀相互影响因素,又有国内农业薄弱及经济体制不畅的影响。在相关部门不懈努力下,上述因素中有的已得到遏制,从而为下半年稳定物价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中国证券报认为,如果不发生新的明显涨价因素,我国可能在6月或7月迎来物价上涨顶部。这意味着本轮物价上涨将比2008年时更为温和。但物价见顶不意味着物价将快速回落。从往年经验看,我国在三季度往往出现一定的物价环比上涨,今年同样不排除这一可能。与之对应,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物价调控措施不具备短期放松条件,相反仍可能适时强化。
  二季度以来,我国汇率、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再度出现“三率齐动”的局面。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在经济增长表现尚好、通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未到转向之时。但收紧空间难以在二季度基础上再度加大,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空间已较小,加息和汇改将视经济运行情况灵活实施。
  从近期高层表态及实体经济监测情况看,控通胀仍是未来一段时间首要任务。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尽管GDP增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但“十二五”各个重点专项规划正在陆续发布,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新经济周期以及新兴产业机遇期正在逐步展开。据中国证券报
 

 

主办单位: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24-25层

电话:0519-85681078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3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