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十八大后,做好政务舆情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发布日期:2013-01-25

  2012年,十八大在全球的关注下胜利召开,这可以说是一次媒体的盛宴,也是新媒体舆情传播的重要特点。作为互联网中最具潜力、最受网民青睐的应用服务之一,网络视频以“有声有色”的信息传播方式、直观生动地展现了十八大的方方面面。社交媒体的介入让百姓与十八大实现了零距离接触。微博因平民化、交互性和碎片化等传播特征,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之一。一些主流媒体也借助微博的力量,将十八大的影响力发散到社会各个角落。十八大后,网络媒体立即行动,全面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形成了网上宣传引导的强大声势。
当前,互联网世界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社会舆论的“加速器和放大器”。今后网络舆论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网上的法律意识不够,虚假信息多,甚至是造谣传谣,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扰乱网上信息传播秩序,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的信息,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未来对于网络违法也将加大打击力度。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立法为网络时代的信息保护装上了“法律的盾牌”。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中唱响主旋律,提升全媒体传播下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以及提高政府的舆情应对能力;如何在各种文化交流、交锋、交融已成常态的互联网上,引导和传播主流文化,将是政府未来面临的主要工作和首要任务。
一、完善舆情预判预警机制。网络舆情预判预警机制是政府掌控网络舆情机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制度、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评估机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二、强化舆情危机意识。许多突发事件最终可能会演变成社会危机,因此,政府应树立高度的信息危机意识,主动应战的思想准备,透明公开的开放心态,积极作为,才能有效克服在传统信息危机中被动难堪、 慌乱无措等尴尬,争取主动,转危为机。
三、提升网络舆情运营技巧。如使用亲民话语,改变以往打官腔的沟通方式,语言平实和朴实,把握发布节奏等。
四、利用好信息公开黄金2小时。在突发事件中,政府对事件的公开透明程度,一些政府人员的言行、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很容易损伤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应重视政府公信力的维护,公信力一旦失去,很难 修复。
五、加强多部门联动,主动出击,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单一部门的回应可能会势单力薄,多部门集体作战,互相配合会收获奇效。如湖北武汉大雾事件,多部门联手辟谣,组织联动方面值得借鉴。
六、及时问责和查处责任官员,树立公众信心,维护政府公信力。
七、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巩固和发展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对于突发事件,要改变对互联网“不理、 不用、不管”的现象,尽早讲、持续讲、准确讲、反复讲,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变中谋和谐。
八、强化法律和技术监管。对网民恶意传播违法、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侵害个人权利的违法行为,要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规范,双管齐下,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九、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如依法惩处暴力行为,震慑罪犯,对受害者的权益依法补偿,以平息民怨。对于事件中应承担责任的官员,依法问责,化解民怨,平息舆情压力。
十、社会问题避免政治化。近年来很多地方突发事件,包括群体性事件,当事人和围观民众的诉求都是地区性、行业性利益问题。如果把这些具体的经济、 民生方面问题政治化,只会激化更大的矛盾。
十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创建网上文明家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立规范的信息采集、制作和发布流程,对虚假有害信息严格 把关,及时删除,不跟风、不炒作。
十二、加强网络监管。在保障人们享有的通信和言论自由的同时,坚决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造谣、传谣、进行网络色情传播等违法犯罪行为。
十三、完善舆情工作体系和制度。在突发舆情事件中,积极做好预案,防治并举,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建立科学高效的舆情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如新闻发言人制度、突发舆情处置联席研判体系的完善等。提高党政机构社会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

 

主办单位: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24-25层

电话:0519-85681078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3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