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已列入苏州市四大跨越发展工程,据预测,苏州将借此拉动相关投资3000亿元。近日,落户苏州的全国首家智能电网需求侧服务平台——中国电能服务网召开媒体见面会,宣布苏州抢占智能电网“最后一公里”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个服务平台能节省一个发电厂
5月22日,国家电网就首次公布了智能电网计划,这标志着我国已加入全球电力改革风潮。目前智能电网已成为全球能源界关注的焦点,而苏州却已经早早起步。
2008年,国家发改委就将苏州确定为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示范城市,苏州立项建设了我国第一个电力需求侧智能化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电能服务网。该平台运用现代通讯、量测、设备及控制分析等技术手段,帮助电能用户提高电能管理水平,实现电能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专业化”,使之管好电能,用好电能。该平台的运作,首先在用电端安装一枚“黑匣子”(智能检测仪),通过它来收集用电信息,回传至系统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提供对比参数与优化方案,从而帮助用户根据其电力需求和电力能力的平衡来调整其消费,减少或转移高峰电力需求的能力,使企业尽量减少资本开支和营运开支。经测试,安装“黑匣子”之后,企业用电成本至少能降低5%,有的超过10%。
这样一来,苏州的电力能耗将得到极大降低。苏州是全省的“用电大户”,去年全市用电量超过700亿千瓦时,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按照这个数据看,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使用了智能化平台的优化方案,每年可为苏州企业节电12亿千瓦时,相当于一座20万千瓦发电厂的年发电量。而据美国电力研究院预测,智能电网可减少25%与电力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苏州约可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
苏州已经具有较大产业基础
智能电网其实由三部分组成:发电侧、输变电侧、需求侧,每个环节都需要产业支撑。据介绍,苏州市发展电能用户智能化产业,有相当的产业优势,聚集了众多与电力相关的高科技产业,比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智能电表、智能开关柜等)、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电瓷、光电缆,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及储能产品。
作为智能电网的电能需求侧管理服务平台,同样关联着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首先是智能通讯行业。因为需要实时监控每一个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将其数据传回总控室分析后,并及时作出正确反馈信息,所以,智能通讯信息平台的相关行业将直接受益。苏州就是电子通讯产品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将从中受益匪浅。设备制造业是第二受益者。智能电网的推行,将是传统电力设备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最佳时机。这对苏州众多传统电力设备公司而言,是一个极好的转型升级良机。第三是电子信息行业。包括监控、传输、控制的IT设备,智能电表等设备及相关软件,这类企业在苏州也不少。
目前,掌控发电侧的平台有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则控制着输变电侧的平台。这两大部分基本由大型央企控制,加之投资额巨大,准入“门槛”很高,一般企业很难获得成长空间。因此,智能电网给地方经济留下的最具诱惑的“产业蛋糕”就在需求侧管理和服务,即接入用户的部分,也就是通称的“最后一公里”。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用电习惯尚属浪费,电能管理手段落后缺乏实施能力,因此,智能电网的“最后一公里”大有文章可做,而目前苏州已抢得先机。
日前,围绕苏州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与技术需求,苏州同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达成10多项合作意向,拿下了智能电网首批“大单”,将为苏州智能电网“最后一公里”夯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