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福工程”是由致公党江苏省委于2003年发起的一项免费培训农民上网的民心工程,目的就是通过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在农村普及计算机应用知识,让农民掌握在互联网上获取和交换信息的技能,从而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
“碧润”无节水芹专业合作社社长樊龙宝、江南鸽业负责人孟锁洪是金坛市首批“致福工程”学员,通过培训,他们掌握了电脑基本知识和上网操作技能。培训后,他们利用网络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制作产品销售网页,打开了产品的销路,使自己的企业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更带动了周边许多农民种植无节水芹、饲养优质肉鸽,实现增收致富,成为江苏省“致福工程”学员中的先进典型。
水产养殖户符国平2005年初参加“致福工程”培训后,通过上网搜索,学会了藕虾间作技术,当年“小试牛刀”即获成功,亩均效益比他以往单纯养虾净增1500元。2006年,他建成全市首个面积达120多亩的藕虾共作生产基地,兴建了直溪镇青虾交易市场,并通过金坛农林信息网发布水产主养品种“秋硕”牌青虾的信息,扩大了市场知名度,拓展了销售“半径”。近年来,他年均帮助周边养殖户销售各类水产品达1500多吨,为养殖户增效约300万元。
谈起这些经历,樊龙宝、孟锁洪、符国平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致福工程”培训为他们致富插上了信息的翅膀。
自“致福工程”2004年6月在金坛落地生根以来,市农广校根据许多农民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弱的特点,采取“图文并茂、以图为主,讲做结合、以讲为纲”的方法进行授课,并利用QQ、游戏等娱乐形式,增强农民学员的学习兴趣。同时,他们错开农忙时节,充分利用农闲时期和节假日,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把培训班办到乡镇,为农民提供更方便的学习平台。该校还开设培训电话热线,设立专用邮箱,建立学校网站,学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与教师交流、与学员互动,不断提高学员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升培训和应用效果。2005年9月,市农广校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星火培训学校”,去年市农广校作为主承办的《“致福工程”培训模式的研究和推广》获得了江苏省农技推广奖三等奖,今年又先后被评为常州市、江苏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
现今全市第89期“致福工程”培训班已经结束,至此已免费培训2680人次。在我市的各镇、各村,越来越多走在创业路上的农民在“致福工程”的帮助下,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慢慢“鼓”起了腰包和口袋。目前,全市已涌现出一大批像樊龙宝、孟锁洪、符国平一样学以致用的典型,他们利用先进科技和信息踏上富裕道路并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激发了更多金坛农民离开麻将桌,争上电脑桌。据统计,在全市已培训学员中,已拥有电脑并安装了宽带上网的有1613个,占培训学员的60.2%;有46个农产品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和种养大户制作了网页,通过互联网展示产品、叫响品牌,实施网络销售。
去年12月16日,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李卓彬专程视察了我市农广校“致福工程”培训点,并看望部分学员典型代表,称赞我市“致福工程”很有特色,效果明显,真正惠民利民、造福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