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9月,中央头等大事就是为10月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作最后准备。这次全会的主要议题是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而在这份“建议”的征求意见稿中,已出现一个新的重要内容,就是推进社会管理。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中国社会将步入又一个急速转型的强势升级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转变,就是与市场经济相配合的公民社会出现和走向成形。因为这个重要的背景,决定未来中国发展的主线,不再只是生产力的提升,即走向经济现代化,还要加上社会关系的调整,走向社会的现代化。因为这个背景,决定中国需要加快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
自从步入市场经济,又走向全球化以来,中国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问题就摆上案头,在一些中央文件中,五年前开始写入社会管理的内容,而社会建设口号提得更早。但在现实中,社会建设还十分欠缺,社会管理问题更是严重。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从上到下的干部,施政理念是重经济、轻社会,一些地方经济增长是唯一追求,贫富差距拉大。又由于社会建设受到轻视,社会管理的落后甚至空白,不少地方都出现强权恶势的社会状态,城市中拆迁,农村中征地,最能体现社会管理的落后,而不少城市出现“城管”执法人员与摊商和民众的冲突,又更加体现出需要用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式来对待民众。
在这种社会管理落后或缺失状态下,社会矛盾在加剧,特别是在人口大流动下,流动人口管理成为难点,一些“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成为社会管理空白点,网络等新兴事物衍生的社会问题,以及新社会组织的问题都亟待解决。
面对社会管理问题,面对社会矛盾复杂化和尖锐化,各方面都提出需要对社会建设重新看待,对社会管理重新理解,而在制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必须对其作出部署。目前,既有专家建言,又有地方摸索经验,如上海在试行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的“大联动”机制,北京在试行城乡接合部乡村的“封村”管理等等。
至于“十二五”规划中,对社会管理的内容如何规范,对社会管理的推动如何部署,尚要等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建议”稿面世,但推进社会管理至少有三大内容应受到重视,即政府管理和社会自治的结合,规范政府行为与放手民间组织发展的结合,制度性长策安排与创新应对的结合。据世界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