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内容

地方政府融资有哪些“前门”可走?

发布日期:2011-11-25      来源: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号:〖

  当前宏观调控政策是否转向成为各方讨论的热点。继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对宏观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后,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除了强调年内应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外,还提出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信贷政策要与产业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有保有压。归纳起来就是“保”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压”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投资,防止重复建设和落后产能盲目扩张。
结合上述表态及当前地方的实际情况,有分析认为传统的融资平台,恐怕难以继续担任为地方融资的主力角色。尽管日前银监会官员表态要对融资平台进行风险缓释和整改增信,以及对满足条件的平台贷款可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或展期一次。但融资平台80%的贷款来自银行体系,而放松银根显然不是中央的政策选择。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周一在《人民日报》上表示不要寄望放松银根来拯救中国经济。她指出中国的金融机构具有强烈的贷款冲动,如果不把信贷总量控制住,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是无法消除的。
针对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中央的考虑是以更加规范的渠道予以解决。我们不妨将这些逐步打开的渠道称为地方融资的“前门”。
“前门”之一:就是税收。即开辟能够增加地方收入的税源。比如近期推出的资源税改革。此外还有未来必将推出的房产税,这不仅是地方政府的财源,同时也是调控房价的重要工具。
“前门”之二:地方债。日前,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已获准试点自行发行政府债券。通过发行地方债的模式有助于促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透明化,释放正面信号,借此也可以消除过去融资平台的隐性风险。
“前门”之三:社会资金。正如吴晓灵认为的,中国不缺钱,缺的是把有钱人的钱、想投资的钱输送给需要筹资的人的渠道和工具。中国需要的是打通投资和筹资的渠道,而不是开闸放水。就地方政府资金压力较大的保障房建设来说,当前各方普遍认为,应该通过机制创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进来。
此外,政府设立引导基金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从而放大财政资金的能量。日前,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王鑫平表示,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的第一批12家基金已经正式完成募资,吸引社会资金近40亿元,政府资金实现了5倍放大效益。
“前门”之四:央企。去年盈利8500多亿的央企,正在向地方大把大把地撒钱。今年以来,国资委主任王勇率领众多央企负责人,组团赴新疆、天津、山东、湖北、四川等地签约合作,而云南、广东等一些地方也主动向国资委示好。截至目前,仅新疆和湖北签约的项目投资总额就已超过1.2万亿元。地方与国资委合作的逻辑是,丰厚的利润和盈余可以支撑央企的加速扩张,而现在地方缺钱,无疑是个非常不错的契机。据安邦地方观察

政务网站导航
国家发展改革委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常州市人民政府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3  苏ICP备05003616号